关于中心
中心简介
组织架构
定位愿景
战略联盟
园区建设
创新人才
人才概况
专家顾问
科研队伍
专题报道
创新平台
医学影像中心
体外诊断中心
医用材料与植介入中心
先进治疗中心
康复与健康信息中心
科研设施
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
科研攻关
研究进展
开放基金
专利成果
产业生态
产业服务
投资孵化
信息中心
综合新闻
公告&招标
科技前沿
产业分析
加入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科技前沿
Technological frontier
产业前沿
Industry Frontier
科技前沿
Technological frontier
我国学者在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诊断及治疗方面取得进展
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郑乐民教授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团队在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AAD)诊断及治疗方面取得进展,研究结果以“非靶向代谢组学鉴定出琥珀酸作为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Untargeted metabolomics identifies succinate as...
2021/10/22
查看更多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人工智能医学交叉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光宇研究员联合国内外团队开展交叉合作,在人工智能医学前沿交叉领域取得了进展。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21年6月期的“机器学习与转化 (Machine learning in translation)”专题中,王光宇研究员作为第...
2021/9/22
查看更多
全球首个! 三光子Pet—CT来了
近日,波兰研究人员在他们的 Jagiellonian-PET (J-PET) 扫描仪上生成了第一个三光子 PET 扫描。波兰研究人员已经生成了第一个三光子 PET 扫描,这可能有可能提高癌症诊断的特异性,并帮助临床医生确定体内恶性程度,而无需手术活检。01世界首个三光子PET扫描PET 技术也称为正电子成像,能够产生称为正电子的正电子-电子束缚...
2021/7/10
查看更多
新型快速冠状病毒测试可以在 15 分钟内提供高精度的结果
2021年05月24日,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 )科学家开发的新型快速冠状病毒测试可以在 15 分钟内提供高精度的结果。该诊断方法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与工程蛋白结构相结合,使临床医生能够快速检测病毒片段。相比以前只能利用较慢的基因技术进行,其精确度和时间成本大幅提高。整个检测...
2021/6/23
查看更多
一种稳定的液体UHF-RF声学纳米颗粒的开发和全面评估,以及它在前列腺癌分子成像中的应用
癌症的早期诊断仍然是临床肿瘤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为它已被证明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和疾病控制。为了早期无创检测肿瘤,往往需要同时具备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和大成像深度。不幸的是,增强其中一种能力往往会导致与其他能力的权衡。目前使用的PET、SPECT和CT均使用电离辐射,这对不耐辐射的患者并不适合。分子超声成像...
2021/5/6
查看更多
超级“皮肤贴片”传感器问世,华人科学家参与研发,能实时同步检测多种健康数据
近年来,可穿戴传感器与远程医疗、医疗物联网和精确医疗等概念交织在一起,它们能提供主动和远程监测生理参数的功能,可以连续产生健康数据,增强佩戴者的自我监测依从性和护理质量。使用无创可穿戴传感器监测单个物理参数,在市面上已有不少产品应用,如心电图、血压(BP)以及生化参数,如血糖等,同时业界也在探索多传感...
2021/2/20
查看更多
便携式磁共振扫描仪大脑成像
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仪的使用通常受到成本和基础设施要求的限制。在这里,我们报道了一种便携式脑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的设计和测试,该扫描仪使用了一种紧凑、轻便的永磁稀土磁体和一个内置的读出场梯度。122 kg低磁场(80 mT)磁铁有一个Halbach圆筒产生最小杂散场的设计,既不需要低温也不需要外部电源。内置磁场梯...
2021/1/26
查看更多
新发现的脑细胞亚群通过肠道指令抵抗炎症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最丰富的细胞类型,但它们的特征仍然很差。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认为星形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为大脑更仔细检查的神经细胞提供营养和支持。然而,多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星形胶质细胞还可以积极促进神经退行性变,炎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现在,由布莱...
2021/1/26
查看更多
100个创新医疗器械大盘点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审查,批准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创新产品“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注册申请,用于治疗腹髂动脉瘤或髂总动脉瘤。这是自国家药监部门设置创新医疗器械快速审批通道以来,获批上市的第100个创新医疗器械。 近年来,国家药监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
2021/1/14
查看更多
2021年,医工交叉应该关注的十大前沿技术趋势
近日,在国家卫健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人民政府等单位的支持下,由中关村智友天使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新转化中心、北京康卫医创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中关村“医工交叉创新创业谷”(简称“医工谷”)创新创业论坛。2019年...
2021/1/11
查看更多
共3 页 当前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企业邮箱
内网系统
共享平台
English